根據最新統計,截至2024年8月至12月,全台詐騙損失已達629億元,房地產詐騙手法層出不窮。你是否曾經看過在Netflix上熱門的日劇《地面師》?該劇揭示了仲介、地政士和假買方分工合作進行詐騙的情節,令人震驚。許多家庭一生的辛苦積蓄,竟然被詐騙集團奪走,房產也隨之失去。本文將介紹六大常見的房地產詐騙手法,並提供實用的防範建議,幫助你避免成為下個受害者。
一、 常見「房地產詐騙」六大手法
隨著台灣房地產市場的發展,除了詐騙資金之外,房地產詐騙案件層出不窮,無論是自住買家還是投資者,都可能成為詐騙的目標。以下列出五種常見的房地產詐騙手法,並通過實際案例,教你如何有效避免受害。
1. 房屋詐騙6大手法
- 假屋主,真詐財:詐騙集團假扮屋主或代理人,以急需現金為藉口低價出售房產,吸引買家付款。受害者支付房款後,才發現賣方身分是偽造的,房屋不屬於對方。
- 假買方,真騙屋:詐騙者假裝成「誠意滿滿」的買家,先支付高額頭期款以博取信任,隨後迅速完成過戶手續。最終目的是盜取房產,屋主在收到頭期款後卻很快失去了房屋所有權。
- 假行情,真低買:黑心房仲聯合投機客,故意提供低於市場行情的房產估值,誘使屋主以低價出售。隨後,投機者以簡易裝潢掩蓋屋況瑕疵,高價轉售,從中賺取巨額價差與服務費。
- 假債權,真法拍:詐騙集團竊取屋主個人資訊,假冒債主身份,違法進行房產抵押並強制執行法拍。此手法通常瞄準名下有房產且無貸款抵押的受害者,導致房屋在屋主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拍賣。
- 假中人,真騙錢:詐騙者以仲介或委託人的身份自居,聲稱能快速協助賣房或買房,並要求先支付手續費或代辦費。一旦收款成功,詐騙者便會消失無蹤。
- 假身分,真騙財:詐詐騙集團鎖定名下擁有房產且無貸款的屋主,設計一系列精密手法。他們可能假扮警官、財務主管或投資顧問,利用專業形象與話術贏得信任,藉此設局騙取受害者資金,甚至非法奪取房產。
2. 房地產詐騙案例
「假屋主,真詐財」新聞案例
過去已有多起類似案例,詐騙集團會假扮成屋主,並以急需現金為由,將房子低價掛在售屋網站上,吸引有意購房的買家。一旦詐騙者取得房屋的關鍵資料,他們會冒名至地政事務所申請房屋的地籍資料,偽造房屋權狀,製造出一個完全真實的交易背景,讓受害者誤信這筆交易合法有效。
詐騙者通常會以低價或優惠價格吸引買家交付訂金,並給予其虛假的信任保證。然而,在受害者交付訂金後,詐騙者便會消失,無法聯繫。最終,受害者不僅損失大量金錢,房產所有權仍歸原屋主所有,詐騙金額高達2百萬元。
「假買方,真騙屋」新聞案例
藝人薔薔的父親林先生因急需資金,決定出售位於台北松山區的閒置無貸款中的房產。一位房仲介紹了一位買家,聲稱願意出價1950萬購入,甚至提前支付200萬訂金。林先生因急於成交,加上對法律程序不熟悉,於是同意簽約。
在簽約過程中,林先生特意聘請了一位代書來處理合同細節。然而,買家不斷要求林先生取消自己的代書,並稱「所有程序和文件都會由他們負責處理」,強調林先生的印鑑證明、文件均可交由他們處理。林先生感覺不對勁,憑藉多年商場經驗迅速察覺潛在風險,立即更改了印鑑,成功防止了可能的詐騙行為。
「假債權,真法拍」新聞案例
詐騙集團以「免費兌換高價餐券」或「旅遊補助」為誘餌,騙取受害者的身分證影本。隨後,詐騙集團利用這些個人資料查詢受害者名下是否有房產。確認有房產後,他們再偽造一張假本票,假裝有未清償的債務,並找到同夥冒充成受害者的代理人,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,試圖通過法拍的方式侵占受害者的財產。
「假身分,真騙財」新聞案例
中部一名70歲獨居的退休女醫生,生活低調,對金錢管理謹慎,但仍未能逃過詐騙陷阱。111年11月,她接到一通自稱檢察官的電話,指控她涉嫌洗錢,需要調查金流以證明清白。詐騙集團以法律威脅為切入點,要求女醫生分次小額提領現金,避開銀行行員的詢問,最終累計到100萬元,再由詐騙集團派專人上門取款。女醫生因擔心晚節不保,按照指示行事。過程中,詐團還以「案件延伸查詢」為由,要求她質押名下的房產,騙取2600萬元貸款,並將她帳戶內的4700萬積蓄一併轉走。到了隔年5月,警方主動通知她調查進展時,她才發現自己早已落入詐騙圈套,名下7間房子被質押,7300萬積蓄也被「洗劫一空」。
房地產詐騙事件層出不窮,唯有提高警覺並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,才能避免落入詐騙陷阱。以上介紹的五大手法,只是冰山一角。希望每位購房者和房產投資者,都能謹慎行事。
二、 如何防範房屋詐騙及破解方法:
台灣的詐騙手法真的是全世界出了名的厲害跟聰明,利用民眾對交易或法規流程的不了解,設計巧妙一步步的陷阱與流程,不僅騙取財物,還可能導致屋主喪失房產所有權,最終使受害者陷入漫長且艱難的法律訴訟,難以找回房子。面對這社會的不安定,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匯款出去之前、買賣房屋或出租時,盡力各方面都小心再小心,以下整理幾個重點,多一步多一份安心。
1. 防詐四階段八方法
1. 主動查證
- 善用網路與官方資源查證:接到陌生來電、遇到可疑交易或不合理的條件時,務必主動查證對方的身分與資訊來源。在查證過程中,應避免提供個人敏感資訊(如身分證號碼、銀行帳戶等),以防進一步受騙。建議採用以下方式:
- 查詢官方網站與合法工具:如使用「防詐動態警報官方LINE」官方LINE、或內政部不動產服務業資訊系統核實仲介、代書資格。
- 撥打防詐專線求助:可聯繫165防詐騙專線,由專業人員協助確認真偽。
- 尋求家人或朋友的意見:與信任的人討論,可從第三者角度更客觀地判斷情況是否有問題
2. 冷靜思考
- 停下腳步多思考:面對緊急或高壓情境,例如對方催促匯款或立刻簽約時,務必冷靜處理,記住「不急於回應」,一定要思考在思考。記住!!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若交易條件過於吸引人,可能暗藏詐騙風險。
3. 房屋買賣前的預防措施
- 設定地籍異動即時通:為了及時掌握房產的變動情況,您可以至當地地政單位登記屋主的資料與手機號碼,設置地籍異動即時通。如果房屋有任何異動,您將會收到地籍異動即時通的簡訊通知。若房屋尚有貸款或貸款未塗銷,詐騙集團較少會盯上該房產,因此確認房產是被貸款設定中是防範詐騙的重點之一。這樣可以及時發現是否有詐騙集團盯上您的房產。
- 調查不動產市場行情:在進行房產交易時,必須仔細核對房屋價格是否過低,並與鄰居、管委會、里長等了解房屋狀況。對於房屋的產權問題以及屋況瑕疵,需進行徹底的調查,避免成為詐騙的目標。
4. 房屋簽約過程中的防範
- 選擇合法仲介:在買賣房屋時,應選擇合法的仲介或地政士。您可以查詢該仲介或地政士是否為合法執業者,透過內政部網站「內政部不動產服務業資訊系統」進行查證。合法的仲介或地政士會在各地區的地政士公會註冊,並具備專業資格,這能有效避免遇到非法操作的情況。
- 雙代書制:選擇雙代書制,這是一種有效的防範手段。在過戶過程中,使用雙代書制可以有效減少詐騙風險。例如,藝人薔薔爸爸就是透過雙代書制在房屋過戶過程中發現問題,及時進行印鑑變更,避免了詐騙事件的發生。
- 使用公版買賣契約書:避免自行修改買賣契約內容,應使用標準的公版買賣契約書,避免產生法律爭議或詐騙隱患。
- 履約保證:對於中古屋買賣,應採用「價金履約保證」的流程。履約保證將款項存入專款帳戶,並在交易完成後再轉給屋主。避免將款項匯入個人帳戶,這可以有效減少詐騙風險。整個流程大約需要30至45天,對於資金短缺的買方而言,若急於匯款,則可能成為詐騙的目標。
最後提醒大家:切勿輕易將個人身分證資料、印鑑或翻拍影本交給陌生人,對於任何優惠、促銷活動或假中獎通知等都應保持警覺。尤其是來路不明的人,無論是主動加您為好友或邀請加入群組,都要提高警覺,避免落入詐騙陷阱。保護自己,從謹慎和理性開始。